成長印記

 
麥沛恆 – 朋輩  啟發舞蹈人生

相信在CMT任何一位出演過周年演出的團員,都會認得英俊瀟灑且舞功了得的阿麥哥哥!

麥沛恆(Arthur)哥哥於2011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,主修中國舞,並獲一級榮譽藝術學士學位。阿麥哥哥為近年CMT多次週年演出擔任編舞。也許大家不知道,原來阿麥哥哥是第一代CMT A組的成員!

難忘第一句對白

阿麥哥哥於1999年加入CMT A組,參與了創團後「王子系列」演出、包括《童話王子》、《精靈王子飛飛飛》、《健康快車數碼小王子》等。

「記得我在CMT的第一句對白《童話王子》是『等我地帶大家回到安徒生年代嘅哥本哈根啦!』」首次面對著伊利沙伯體育館三千多個座位,對才十歲多的阿麥哥哥,第一句對白十分難忘。

同學間互相啟發

對於此前從來沒有接觸過舞蹈的阿麥哥哥,啟發他舞蹈人生的原來是當年的同學。

「當時有一位跳芭蕾舞很出色的男同學,在很多時候都會與我分享他跳舞的心得。在《健康快車數碼小王子》的演出裡,我是第一個出場的小演員,還要像機械人一般跳著出來,那位同學幫助了我很多,也令我開始覺得自己原來有跳舞的天份。」在阿麥哥哥口中的同學陳禮喬(Edgar),現在也已經是西班牙一個芭蕾舞團的成員。「當然還有當時介紹我繼續學習舞蹈的林俊浩(Ivanhoe)、還有和我中學時一起參加雙人舞的同學…」

啟發,不一定是「叮」一聲出現,更多時候是浸淫在一個環境,一起認真做一件事。

珍惜每一個演出

自2009年《小王子》二度公演開始,阿麥哥哥已為CMT多次擔任編舞,作為師兄,他對後輩要求也十分嚴厲。

「我有時也會教訓排練態度過於鬆散的同學。音樂劇作為一項興趣,樂趣固然重要,但樂趣和認真之間亦有一個平衡。在CMT大型演作裡擔任一席位,是一個很值得珍惜的演出機會。每一次認真演出,你學到的東西都不同。」

陳恩碩 – 小朋友的夢想最有力量

翻看CMT近十年的照片歷史,相信大家很容易找到很多個日漸長大的臉孔,其中一張熟悉臉孔是陳恩碩(TomTom)。

TomTom 4歲加入CMT,經歷五、六年周年演出洗禮後,於2009年《小王子》二度公演初嘗主角滋味,及後於《月亮公主2010》、《天使盼盼》及《小王子》三度公演均擔任主角,於2013年7月更首次以15歲之齡,首次兼任導演、翻譯及粵語填詞,與香港青年實驗劇團(Skywalkers)合作演出著名音樂劇《油脂》。

難忘最後一次演出

回首十一年CMT生涯,最難忘的,是男孩子必經的變聲。

「那是2011年《小王子》的第三度公演,在演出前圍讀還唱到的高音,突然一個一個都唱不到了。」回想起當時身體自然的變化,TomTom也不禁「打冷顫」。「每個星期自己的key都好像下降了一度。管弦樂團的伴奏音樂已不能再改更低音了。」幸而,經過艱苦練習,最後表演一切還算順利。

「那是眾多表演中最難忘的一次,一方面有機會與多位專業演員對戲,讓我獲益良多,另一方面在經歷變聲的時候,我就知道這可能是自己最後一次在CMT作幕前演出,真的很捨不得舞台。」

一個舞台的終結,往往是另一個舞台的開始。

「我的夢想是做導演」

《我的志願》是小朋友作文的必然題目,TomTom兒時卻寫了一個冷門選擇—導演。

TomTom 4、5歲時還未知導演為何物,但已開始指揮父母與親戚排劇,情節多來自以前看過的舞台劇。到在CMT經寶姐姐多年「指導」,了解排練舞台劇的工作,小夢想到了15歲終於實現。

「首次做導演比以前所有演出都還要緊張,既要同時兼任翻譯及粵語填詞,還有每位合作的台前幕後人員都要比我大7、8年。」TomTom為是次演出付出大量心血,既領導著超過50名不乏專業演員和製作人員的團隊,主持長達3個月的密集式綵排,更與父母親自到海外取經,觀摩外國音樂劇製作。

以15歲之齡有勇氣面對如此挑戰,小朋友夢想的力量其實不容小覷。

慶幸家人背後支持

在夢想和努力背後,TomTom還有兩位非常家長,不但沒有主導他未來的方向,更大力鼓勵和支持他實現自己的非一般夢想。談到給家長的寄語,TomTom表示:「希望如果小朋友的夢想不是歪路,家長也可放手讓孩子去追尋。」一語道出很多新世紀香港小朋友的願望。

下一個夢想?「我希望在下一年可以到英國修讀戲劇,每年暑假回到香港再排一套劇,幕前或幕後角色我也很想繼續探索。」

「有興趣或夢想就應該努力追尋。縱使有重重困難或現實限制,也不可以未嘗試便輕易放棄。」

曾經有一句廣告:「少年有成,是天份;成就傳奇,憑意志。」希望夢想的力量可以繼續鍛煉TomTom的意志,讓TomTom在未來戲劇界寫下自己的一頁。

廖雅琪 – 榮譽以外 戲劇帶給我的更多

廖雅琪,最年輕的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女主角得主。

這名銜也許是很多演員的夢想,也或許是CMT很多小朋友夢裡曾遇見的一幕。2006年,12歲的雅琪經過四年CMT的磨練後,參與了中英劇團《芳草校園》演出,並憑角色獲得第十五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女主角。

七年過去,榮譽改變了雅琪的生命,她卻還有更大的得著。

恩人與摯友

雅琪8歲時與姊姊和弟弟一起加入CMT,開始了她的戲劇生命。從《來自爸爸星的王子》到《月亮公主》數年的學習和經驗累積,她的演戲天份漸漸浮現。當寶姐姐和啤老師得知中英劇團正為新劇角色作公開遴選,也就推薦了雅琪參加。

「沒有寶姐姐和啤老師,不會有今天的廖雅琪。」回想起當時兩位老師對她份外嚴格的要求與期望甚殷的推薦,雅琪一直視她們為「恩人」。

得獎以後,雅琪聲名大噪,並得到了轉入一所傳統名校的機會。縱使家庭仍堅持她以學業為主,她仍然抽時間於CMT多年周年演出擔綱主演,包括《小王子》裡的玫瑰、狐狸到《花木蘭》、《月亮公主2010》的木蘭和嫦娥。在適應生命中多個突如其來的改變而不知所措時,雅琪慶幸身邊還有多位在CMT「由細玩到大」的好朋友和老師。

「現在身邊很多最要好的朋友,都是從小在這個純真的環境認識的。」每次雅琪談到她的「小時候」也會心微笑,不期然流露日漸成熟的臉龐背後的童真。

成長與目標

傳媒的報導、獎項的光環和環境的改變,成為牽引著雅琪成長的步伐的獨特元素。

「那段時間很『風光』,很多傳媒採訪自己,自己也變得有點自滿。」在演技得到認同的同時,雅琪始終還是一個成長中12歲的中一學生。「離開了以前比較純樸的學校,傳媒的鎂光燈漸漸遠去,也不是每一齣戲需要一個女學生角色的時候,有一段時間很迷失。」

幸而,這沒有消耗雅琪對戲劇的熱愛。「我在CMT和戲劇得到最多的,是書本裡學不到的,認真做一件事的態度。」從要求自己守時、紀律、合作,雅琪呈現了比很多演員更專業的態度。

「而獎項帶給我最多的,是我從以前『柴娃娃』的興趣裡找到了自己願意貫徹始終的夢想。」

在現實和夢想之間

去年,雅琪遵從家庭和劇壇前輩的意見,決定先選讀商業學士學位,但她從來沒有放下自己的戲劇生命。

「父親和很多前輩都認同演員的路不好走,他們讓我明白有一個學位『傍身』十分重要。」

「不過,完成現在的學位後,我想我還是會再讀一個戲劇學位。」

作為一個乘港鐵時也會自然觀察他人行為表情的女孩,演戲和準備已是她生活的一部分。

「因為我的夢想還是做演員。」

黃敏皓 - 從害羞小女孩到全能女主角

黃敏皓加入CMT已7年,在十五周年製作《Romeo & Juliet 2.0》一劇裡飾演女主角Juliet,並同時擔任聯合編劇,撰寫羅密歐與茱麗葉的親子故事。

感情豐富、能演擅跳的皓皓,原來四年前還是一個坐小巴時不敢叫「有落」的羞澀小女孩,甚至曾有一段時間因為沒有自信而不參加演出。

從戲劇裡找尋自信

每次皓皓提及小時候,總會帶點激動。「小學的時候,成績不算很標青,所以一直都有點自卑,覺得別人看不起自己,好像甚麼都不夠別人好。」

以成績決定價值的不只是長輩,很多時候小朋友才最介懷。

「到了三年級進入CMT,才發現舞蹈和戲劇是自己的強項,覺得終於找到了自己。」

關注比稱讚更重要

在加入CMT以前,皓皓也學習過芭蕾舞。「學習技巧時很害怕被老師責備,覺得老師在媽媽面前稱讚自己的說話不是真的。」

「Sharon老師是第一個不看重我成績的老師。她好像看穿我最缺乏的其實是信心,所以她和Amanda老師一直都給我很多鼓勵和關注,讓我覺得終於有老師會花時間在我身上。」

時間和關注,在現代生活成了奢侈品,卻才是誘發潛能的不二法門。

「飾演配角受到別人的欣賞,或是自己編寫的劇本讓媽媽身同感受,種種難忘經歷讓我拾回了自信。」

藝術教育不只培養藝術家

除了藝術,皓皓也有其他想做的事。「進入演藝學院是我夢寐以求的目標,但我也想成為獸醫、會計師… … 所以現在有修讀理科、商科。」

藝術教育的目標也一樣,並不局限於培養職業演員和音樂家。

數年前的皓皓,也許不會想到自己能在演出遴選時表現自信,自動請纓;在媒體面前對答如流,表達自我;又能在自己的劇本充份表現創意和觀察力,感染別人。

相信每一位在藝術中長大的小朋友,也會經歷自己感知上獨一無二的蛻變!